江门儿歌
何耀权
每个人童年都是伴随着儿歌长大,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不过,不同年代,儿歌不同罢了。但好的儿歌,却是代代相传。
老一辈童年儿歌,都是口口相传,不知谁是原创作者,也没有文字记载,母亲教自已的孩子唱,有些是小时跟着同龄小朋友学会唱的。同一首儿歌,从一个地方传唱到另一个地方,不同地方会有些少出入,多个版本。过去的儿歌,大多反映了当年的社会现状。有欢乐的,有忧伤的,也有教育孩子好好读书做人的。
流行于广州、南番顺及五邑的《落雨大,水浸街》这首儿歌在解放初及民国时代已广泛流行于民间,几乎每个小孩都会唱,歌词是“落雨大,水浸街,阿哥上山去斩柴,阿嫂屋企绣花鞋,花鞋花袜花腰带,珍珠蝴蝶二边排,排排都有十二粒,粒粒圆滑无疪瑕。”而另一版本则是“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第三、四句有出入,其余基本相同。
广州话“落雨”,江门话则称为“落水”,因而,《落雨大,水浸街》这首儿歌,并非江门原创,而是外地传入江门。
记得儿时,夏天经常落雨。那时候,一般人家是没有雨衣和雨伞的,多是蓑衣和草帽,遮挡不了大雨。出街回家,衣服常被雨水打湿了。母亲在家里便教我们几兄弟姐妹唱《落水仔》儿歌。歌词是:“落水仔,无帽戴,阿妈打,阿婆滞,阿公返呢闹排嚟”。“排嚟”的意思是“一阵”,“一会儿”。“滞”的意思是劝阻。《落水仔》是一首正宗江门儿歌,这首儿歌很有意思,可看出一家人对儿孙的态度。无疑,阿婆是最爱护孙儿的。阿妈打是为了儿子好,落雨出街要戴帽,免得被雨淋坏了身体。阿公摆出一副正经样子批评了一会儿。
过去,江门新会有个习俗,新年临近,各家各户都自制烘烤炒米饼,我家也一样。炒米饼烘好后,母亲分给小孩每人一块,大家一边品尝香甜的炒米饼,一边唱着母亲教给我们的《氹氹转》儿歌。“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五月初五龙舟节,阿妈叫我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鸡仔大,捉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几分钱,买个风车仔,转得好好睇。”这首儿歌特色是有几句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唱。全歌中心意思是孩子们不去睇龙舟,用自己努力养大鸡仔卖,买回自己喜欢的风车。孩子们拿着风车仔,吃着炒米饼,糯米团,围着菊花圆圈氹氹转,一遍欢乐景象。
在广州、五邑、南番顺中山最广泛流传的便是《月光光》这首儿歌了。有“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及“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乖乖瞓落床。”等多个版本。江门的版本是“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槟榔香,二哥娶二娘,二娘头发还未长。嘀嘀咑咑送还归,过得两年梳大髻,咑咑嘀嘀娶还嚟。”这首儿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早婚现象,女孩子头发还未长就要嫁人了。
以前,做人媳妇也很艰难,有首儿歌《鸡公仔》反映了当年妇女地位低微社会现状。儿歌全文是:“鸡公仔,尾弯弯,做人心抱好艰难。早早起身都话晏,伺候公婆无时闲。手指挑盐又话淡,大揸嘀多又话咸。”媳妇伺候的是爱挑剔公公婆婆,起早贪黑辛苦去做,公婆仍未满意,做人“心抱”眼泪肚里流。这首儿歌,清代民国及解放初在民间很流行。唱出了那个年代妇女的心声。这儿歌是我小时候听街坊街里的朋友仔唱的,也就学会了。
以《鸡公仔》为歌牌的儿歌也很多。例:“鸡公仔,尾婆娑,三岁孩童学唱歌”,“鸡公仔,尾弯弯,做人点可怕艰难,清早起床返学去,执齐书包返学堂。”《鸡公仔》儿歌各地歌词都有些出入,是珠三角,粤西较流行的儿歌。
正宗的江门儿歌,用江门新会话唱的流传下来的不多了,有些老一辈已逐渐忘记或仅记得一部分。江门新会话基本相似,但与台新开话相差很远。上面介绍的几首儿歌,除《落水仔》是江门原创,其余几首都是外地传入变异。
《蟾蜍仔》是一首正宗用江门方言唱的儿歌。儿时,冬天下雨,冷雨纷纷,孩子们坐在屋内,围着火炭炉,母亲就教我们唱:“蟾蜍仔,懒墙边,落水绵麻你去边?我去阳江收渡钱。乜你唔埋嚟,话畀妹听,阿妹绣个荷包你袋钱”。这首儿歌是阿妹与蟾蜍仔对话,有点浪漫温情味道。“落水绵麻”是江门方言,冷雨纷纷的意思。“懒墙边”是趴着墙边的意思。
正宗江门儿歌,包容内容很广泛,多以正能量为主。记得儿时母亲教的一首儿歌《禾雀仔》就是教育孩子,要永远记住母亲养育之恩,记住有个家,遇到困难就要回来,家是孩子的庇护所。歌词是:“禾雀仔,尾飞飞,阿妈担虫养大您,有毛有翅飞出去,落水绵麻飞返嚟”。歌词很短,但却体现出母亲辛劳和对孩子的慈爱。“担虫”是江门方言,意思是用嘴叼着小虫。
除了唱的儿歌外,还有边唱边玩游戏的儿歌。《点猪包包》也是一首正宗江门原创儿歌,它是一群小孩边唱边玩游戏。一个小孩伸出手掌,其余小孩将食指放在这小孩伸开的手掌心上,然后大家唱《点猪包包》这首儿歌,当唱到最后一个字时,打开手掌的小孩迅速将手掌合上,其他小孩要迅速拉起手指。谁的手指被抓住,谁就算输。这首歌歌词是:“点猪包包,菠萝皱皱,问你捉猪定捉牛。捉到黄牛三十两,虾米蒸猪羔,一人挟箸好行去”。全诗关键是最后一句“好行去”,提示要将小手指拉起,否则小手指就会被捉住。这首诗中的包、皱、牛、羔几个字都押江门话韵,唱起来很顺口。但“点猪包包,菠萝皱皱”是什么意思就有点难解了,估计是儿歌前奏吧。“问你捉猪定捉牛”就跟游戏有关了,“定”是或者的意思,全句大意是问小朋友会抓住谁的手指。
过去的儿歌,一般都很短,小孩学讲话的时候,母亲就教他们唱简单的几句儿歌。因此,儿歌太长小孩记不了。一般歌词前二句每句都是三个字,也有前面四句是三个字,后面的每句则字数长短不限,但不会太长。句数也不限,但一般都不会超过十句,太长就变成民歌了。歌词都讲究押韵,是用方言押韵,唱四邑儿歌与唱广东小调一样,唱时,声音抑扬顿挫,每句末尾有点拉腔。
现在小孩一般都不会唱旧时的儿歌,新的用普通话唱的儿歌代替了旧时地方方言儿歌。新儿歌大多有作者编写,经整理包装,由艺人登上舞台演唱或转发上网。而过去儿歌,多源于母亲口中,儿歌包含着母亲多少慈爱与忧伤,曾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欢乐。昔日儿歌,仍保留在老一辈脑海里,须是岁月逝去,好的儿歌却永志难忘。
相关文章
文章分享到:
Copyright © 2014 何氏宗亲网_何姓家谱网 www.heshi8.cn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ICP证:粤ICP备12009996号
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和何氏宗亲提供,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说明,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服务何氏宗亲凡有心支持家族网站发展捐赠家谱资料的宗亲请联系站长
站长:何振富 E-mail:hzfhins@qq.com QQ/微信:254429731
主编:何伟基 网名:源流长(原百度何吧吧主) QQ:267579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