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何氏文化 》 正文
  • 何氏陵园漫笔

    编辑:admin |  标签: ,  |  浏览量:28886 次  |  2014-07-12

    与安徽省何氏总会一班人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因琐事缠身,一直没有机会去何氏陵园,因此,到那里一游,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种奢望。阳春三月,天气乍暖还寒,我们从庐城驱车东行十多公里,便来到这片令我神往的土地。一下汽车,倍感神清气爽 。这里,发洪山(原名“发何山)葱茏叠翠,黄陂湖举月拖兰,放眼望去,城廓与山水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香风满道,芳气袭人。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早在二千多年前韩?王之子韩?公,因躲避秦始皇的追杀,遁迹庐江,改韩为何,定居望淮岗。百年之后,与夫人姜氏一并卒葬于此,何坟岗 因此而得名。二千多年过去了,历史的烟云虽抹去了人们心中的所有记忆,但何氏一脉相承的后人们却生生不息,遍布全世界,成为名门望族。

    何氏陵园

          何氏太始祖陵园就座落在眼前的十里长岗上,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诠释着来自远古的新意。我知道,这里原本没有路,是专门为陵园而兴建的。柏油马路的尽头,向 西一拐,便是通往陵园的小道。走在这条小径上,虽不见?公当年西风古道瘦马式的田园晚景,确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清幽感觉,于是,我陡然间明白了这一样一个道 理。遥想?公当年,天下之大,没有他的容身之地,却偏偏选择了黄陂湖畔的十里荒岗。古人有太多的叹息,诸如“人生如梦”,“一块黄土掩风流”之类的宿命 观,几乎充澈了所有的线装书,?公却不然,为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安逸生活,身披秦时明月,空越汉时关卡,千里迢迢来到此地,构室营田,操舟送济,取偿自 给。

           ?公墓座东向西,北靠青山,南有浩浩黄陂湖,北有溪水长流。绕过一段院墙,便来到了陵园的大门前,伫立在门前的广场上,我们的目光不禁向西望去,一望无际 的地平线上彩云飞渡,此景此情,使人的心胸刹时变得格外的旷达,也使我陷入了沉思之中。突然,一群小鸟从在空中划过,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陵园深处。

    走在园内的青石路上,我们的脚步很轻很轻,生怕碰醒这位沉睡二千多年的老人,尽管我们深知自己拥有只是一种幻觉悟,但我们实在不忍心打破陵园内少有 的清静……在这宁静的氛围里,何氏陵园的轮廓尽收眼底,墓的主体突兀,层层重叠,气势雄伟。院墙错落有致,蓝色琉璃瓦,绿色长青树;墓冢由石台基托出山冈 ,四周栅栏拱围;栅栏的外围布满鲜花和青草,阳光照下来,斑斑驳驳,闪闪烁烁,使整个陵园显得雄伟而又玲珑,秀丽中又带有几分缥缈,巍峨里又透出几许秀 逸,好一幅含蓄、空尽的画面。正当我流连之际,看园的老人笑呵呵地向我们走来,问明来意后,又笑呵呵地将我们迎进庐江堂。该堂位于陵园北侧面,室内的正面 摆放着?公的灵位,在阳光折射下,显得十分的庄严和肃穆。再往西侧的墙上看去,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近百位人物瓷像。修陵园的人真可谓费尽心思,他们将所有对 陵园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宗亲们的肖像,在景德镇经过烧制后,悬挂在“庐江堂”内,我们面前的是一方重达十三吨的巨碑,“太始祖?公墓”六个大字首先进入我 们的眼帘。我虽在工程期间没有到何氏陵园,但我知道这方巨碑是从福建远道运来的,当时正值连阴雨天,因太重连大吊车也无法将这庞然大物竖起来,何氏宗亲们 硬是用户扛棍撬,才有了眼前这巍然壮观的一幕。沿着七级台阶而上,绕过墓碑,便是?公当年的风采,在当今天下所有何氏后人的心中,就像墓前的那方巨碑一 样,依然挺立如初。这座陵园,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时常到这里走走,不能不称之为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他们面对先人,烧一柱香,许上一段心愿,不仅可以抚思 历史,还可以让自己的生命赋于新的内涵;生命是美好的,当你的心脏停止跳动之后,仍然能以你为自下而上而奋斗不息的经历启发后人。这是一种境界。当你生命 的岩浆全部灌注于事业之中时,你的生命也会变得永恒。

          离开陵园的时候,太阳已升上中天。坐在车上,我突然想起了修建这座陵园的组织者,他叫何春雷,九十年代初毕业的大学生。我与他朝夕相处了一年多的时间,对 他一一举一动,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为了修这座陵园,他的足迹不仅踏遍了大江南北,还跨洋过海,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业、秦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饱受 了长途跋涉之苦,工程伊始,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他进退维谷,举步维难。工程最紧张的日子,他累倒过几次,有两次我恰巧就在他的身边,在医院里,他一手 举着盐水瓶, 一手拿着手机,了解工程进度,安排繁琐事务。就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妻子怀孕在身,他却三过家门而不入……我们经常同住一室,至夜深人静的时候,每每谈及工 程期间的一幕幕,他的脸上才隐隐透出一丝苦涩。我能理解他,在这苦涩的背后,曾发生过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然而,这种苦涩对他来说又是短暂的,他是一 位内心极其刚强的人,在他的面前,没有跨越不过的门槛……还有,安徽何氏总会副会长何堂斌,他年近七十,早出晚归,整天呆在开工地上,一呆就是在半年时 间,抓质量,抓管理,还要协调关系,委实令人感动。陵园建设尚在扩建之中,也就在原有十五亩的基础上,再扩大一倍,门前竖两道牌坊,建假山,设盆景,啬草 坪面积,种植花草树木等等。

          汽车在回归的路上一路轻吟,何氏陵园在我们的身后渐渐远去。我想,是不是应该感谢以何春雷为首的安徽何氏总会一班人,是他们用精彩的一笔,在庐江的大地上 刷下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以前,南来北往的客人都说过,到庐江一游,不到周瑜墓就等于没到庐江,如今,人们又多了一个话题,那就是:如果你到庐江,不去何氏 陵园,你便多了一份遗憾!因此,我们的心里又多了一份祝愿,但愿,安徽何氏宗亲总会的未来事业能一帆风顺!

         从何氏陵园归来已有好几天了,我们的心情一直难以平静。眼下又到清明时节,从安徽何氏宗亲总会那进而得知,何氏陵园开始热闹起来,整天熙熙嚷嚷,游人如 鲫。是的,何氏陵园虽称不上是“天上宫阀”,但也是踏青的好去处,游人们却能在一览湖光山色的同时,领略到园中的庄严和神秘。

    来源:《巢湖文艺》 雨峰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分享到: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赞助我们   | 留言交流

    Copyright © 2014 何氏宗亲网_何姓家谱网  www.heshi8.cn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ICP证:粤ICP备12009996号

    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和何氏宗亲提供,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说明,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服务何氏宗亲凡有心支持家族网站发展捐赠家谱资料的宗亲请联系站长

    站长:何振富   E-mail:hzfhins@qq.com  QQ/微信:254429731    

    主编:何伟基   网名:源流长(原百度何吧吧主)   QQ:267579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